世界佛教總部公告
(公告字第20200102號)
正確的共修——共修不可走題涉偏鋒
現在世界各地有很多人在網上舉行共修,這是功德無量的好事,但是,有些組織者知見不正,上了波旬魔王的當,所謂共修,藉以導讀,卻變相地成了走題亂開示,曲解正法,引經據典,摘抄含有偏見邪論的佛學,講說幾十分鐘,說一些混亂主題的名詞術語,使得好好的一堂共修討論,變成了涉走偏鋒,讓佛弟子浪費時間,脫離正法行修,研究不實用的東西,落得生死不了,這正是魔王需要的!
總部聖德們看到現狀,啼笑皆非,你們捫心自問:你們自己成就了嗎?自己是大聖者嗎?所說法義來導讀是正確還是引導入偏?如果說的法義有罪錯,無疑就會把共修者導讀進三惡道中去。自己都不懂法義,又拿什麼來導讀他人?只會讓大家隨著導讀者的凡夫知見去追索。如果主持者是從三藏中摘抄來的,認為正確,說明你早已忘了釋迦世尊同意魔子魔孫進入僧團穿袈裟的事,你們就罪錯已定,因為大部分的教說、法規、論學、甚至經書,包括同樣一本名稱的經論,文句都有所不同,這就是錯的經論嘛。也許你聽了,會說我是在邪說、在謗佛經,我告訴你,不知是我在維護釋迦牟尼佛正法,還是你在昏庸迷亂入邪魔。你只要能回答起我這個問題,你就沒有昏庸迷亂了。回答我:你唸的楞嚴咒是保證正確的嗎?你回答不了!你唸的楞嚴咒是佛陀說的真楞嚴咒嗎?請回答我。告訴你,你看看後面講到楞嚴咒有多少種?但是,世尊說的唯一只有一種,其它的都是魔孫們篡改了的。同樣的,佛說的法,最起碼只有一種版本是正確的,因為佛說每一法只有一次,就是第二次說,也是因緣不同,法義不同,故唯一只有一種是真正佛說的,是正確的,其它版本都是錯的,乃至罪惡的。比如,《楞嚴經》卷七說:“爾時,世尊從肉髻中涌百寶光,光中涌出千葉寶蓮,有化如來坐寶華中,頂放十道百寶光明,一一光明皆遍示現十恒河沙金剛密跡,擎山持杵遍虛空界……”世尊本來就是如來,還需多此一舉,從肉髻中化另外如來才說咒?佛陀會故弄玄虛多此一舉嗎?太虛假了。恒河在印度,是人死之後葬死者眾生的一條河,毫無聖河之氣,佛陀世尊曾藉用恒河沙數無量,來譬喻十方諸佛猶如恒河沙無量,眾生數無量,恒河中埋葬的眾生無量,而眾生皆具佛性,故藉用恒河沙譬喻,但絕不是說恒河就是聖河、恒河沙就是聖沙。佛陀如果要從光中顯聖,不會去化世間恒河,只會化佛土世界。又說十恒河沙,明明印度只有一條恒河,到底是十條恒河,還是十顆恒河沙?義理混濁不清。聖德們問你:你唸的楞嚴咒是正確的嗎?可是,只是一個楞嚴咒,世界上就有十幾個不同的版本,字句也不一致,有427句的,有439句的,有554句的,有158句的,有487句的,有426句的,等等。你能告訴我們,哪一個才是世尊親口發音的心印楞嚴咒呢?當年釋迦世尊只說了一個版本,僅憑這一點,《楞嚴經》均不可置信,但佛陀確實說過一次楞嚴咒,也告知弟子們有50種陰魔,而不是含糊混濁的楞嚴經語句概念。又如《心經》,也有很多不同版本,甚至多出文句、減少文句。所以,應該問個明白:我自己學的到底是勝義性的,還是世俗性的?我掌握的是真正佛說的那一種嗎?如果是勝義的,是否經過了勝義擇決、本尊認可的?
記住了,比如學修《解脫大手印》,凡是脫離主題,而加進另外經藏、佛學、論著、戒律等名詞,摘葉尋枝進行研學的,均屬於混淆主題,污染正修,水中看鳥,背道而馳,拉扯別學,覆蓋正句。總部多次公告大家,三段金釦聖德以下都無資格開示,三段金釦聖德說法也不圓滿!況乎爾等目前的證量?就算你們把真正是釋迦佛陀說的、正確的經書、名詞學懂了,也只能算一個佛學者,照常脫離不了凡夫俗子的本質。要明白,大聖者必須五具量資,就算未得五具量資,至少要證到五具其中一具,比如“五具自證五圓”,你們一具量資都沒有,還引經摘句,正邪摻混!你們哪裡是在共修?我們清楚,你們不是魔子魔孫,是虔誠學佛的好弟子,但至少知見不正,上了波旬魔王的當,幫著他曲解經義、破壞教法,浪費修行人的光陰,自己還蒙在鼓中!但是,你們主動發起共修,十方諸佛都會記下你們的功德。
正確的共修是在大家平等、每個人修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教法後,各自闡述自己的受用體會觀點,理解含義,最後,組織主持者讓大家共同總結出一個認為正確的答案,而不是組織者強行佔用共修的大量時間,說一些脫離共修主題的話,反之又規定其他共修的人只發言幾分鐘,不管別人的主題講話只說到一半或五六分之一,管他講沒講完,立馬斷章取義,惺惺作態,舉牌喊停,共修人員弄得一頭霧水。而共修團中,有些人的修證比組織者高,會感覺組織者知見不正,很可憐,由於這個原因造成誤會,而離開你們的共修團體。但是,出面組織行人們做真正的共修討論,把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說法義理弄懂,這確實是功德無量的,只是切記要平等共修,直取主題,研學含義,只要說的是共修的主題,沒有涉走偏鋒,就讓其講完,不可令停。如果走題離位、摘葉尋枝去了,就當舉牌叫停,予以糾正,共同總結答案,這才是學佛修行真正的共修,行人快速增益之本。
世界佛教總部
2020年6月14日